矿产储量即矿产资源蕴藏的数量。指矿物含量达到边界品位以上的、集中蕴藏的矿产数量。由地质部门勘探,经政府有关权威部门审核批准,并予确认。是衡量其工业价值大小的主要指标之一。它直接影响采矿工业和有关加工工业的技术路线、工艺流程、生产规模和空间布局。因地质勘探工作的程度和精度的不同,所提供的矿产资源储量也有相应的等级划分。目前,世界各国尚无统一的矿产储量分级标准,欧美国家多采用三级制,如美、加等国划分为“证实”、“近似”、“可能”储量三级。前苏联采用 A1、A2、B、C1、C2五级制。我国根据1959年4月地质部全国矿产 储量委员会所制定的《矿产储量分级暂行规范》规定,将矿产储量划分为四类五级。第一类,开采储量,为A1级,是用开采巷道或用钻孔配合开采巷道所圈定的储量,它可作编制企业生产计划的依据。第二类,设计储量,包括A2、B、C级。A2级为经过详细勘探,用坑道、钻孔圈定的储量或钻探网所控制的储量,可作设计和基建投资的依据。B级储量计算同A2级,或者由A2级向外推算储量,作用同A2级。C1级是用地表工程或试钻深部矿层所求设的储量,也可用A2、B级向外推算求得,作用同A2级。第三类,远景储量,为C2级。是根据地质测量资料或地球物理勘探所确定分布边界内的储量,可作进一步勘探设计之用,也可配合C1级作小矿设计用。第四类,地质储量,为根据区域地质测量、矿产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的储量,只作为矿产普查设计用,不作探明储量级别。